介紹振動時效的起源及實施的過程
發布時間:2022-01-19 點擊次數:365次
振動時效起源于敲擊時效,是通過的時效設備,使被處理的工件產生共振。通過共振將一定的振動能量傳遞到工件的所有部位,使工件內部發生微觀的塑性變形。歪曲的晶格逐漸恢復平衡狀態,從而使工件內部的殘余應力得以消除和均化,終防止工件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變形和開裂,保證工件尺寸精度的穩定性。
振動時效技術又稱“振動消除應力法”,“它的實施過程是通過振動時效裝置的控制系統控制激振器的轉數和偏心作用在工件上產生離心力,使工件發生共振(諧振),讓工件需時效部位產生一定幅度、一定周期的交變運動,并吸收能量,經過一定時間的振動引起工件微小塑性變形及晶粒內部位錯逐漸滑移,并重新纏繞釘扎使得殘余應力被消除和均化,防止工件變形和開裂,從而達到提高工件尺寸穩定性,增強工件的抗變形能力和提高疲勞壽命。
在工件的鑄造、焊接、鍛造、機械加工等制造過程中,工件內部會產生殘余應力,必然會導致工件變形、開裂,通過實踐證明振動時效替代熱時效后可節約能源90%處理時效通常只需15—45分鐘,不受工件尺寸、形狀、重量等限制,可處理幾公斤至幾百噸的工件。
1.本設備應有專人進行保管與操作,操作者應嚴格按本規程進行操作。
2.使用前,首先檢查電機運轉是否正常、控制箱工作是否正常。
3.根據的大小尺寸,將激振器裝夾在工件的中央或一端處。
4.按使用說明書將裝置各部分用電纜接好,預熱5分鐘。
5.按工件的振動時效工藝卡要求,將激振器用弓形卡具卡緊在工件的共振峰處,傳感器吸緊在工件的另一共振峰處。
6.打開主控箱電源開關,若液晶屏幕上滾動顯示裝置的操作步驟,說明主控箱內微機工作正常。否則工作不正常。
7.按運行鍵開始工作,并對工件進行振動前掃描,若工藝參數合適則裝置將自動繼續進行第二步的振動時效處理和第三部振動時效效果的檢測,若工藝參數不合適,液晶屏上將顯示不合適的原因并給出修正方案,操作者需按屏幕上顯示的步驟對工藝參數進行修正,修正完后關機。然后再開機按“運行”鍵進行振動時效處理。
8.對于第一次時效處理的工作,也可以采用手動操作方式,按“上升”鍵
9.檢測對工件的振動時效效果是否達到JB/T5692-91標準規定的要求,若沒有達到,將再振動一次。
10.使用完后,將控制開關關掉,將激振器、傳感器從工件上卸下和備件一起放在指定設備保管處;注意保持時效儀的清潔、干凈,以防損壞。